時間:2022年09月19日 所屬分類:推薦論文 點擊次數:
摘要:本文從一帶一路倡議出發,探索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課程與教育的融合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應思政和專業兩手抓。 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思政教育應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
摘要:本文從“一帶一路”倡議出發,探索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課程與教育的融合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應思政和專業兩手抓。 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思政教育應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創新創業精神,培育敬業、誠信和友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并加強法制教育。
關鍵詞:一帶一路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愛國主義法制教育
一、前言
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電話會議上明確提出:“高校思政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高校教育應堅持把立德修身樹人能力建設作為教學中心環節,把學生思想與政治建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的全過程。
電子商務論文范例: 應用型本科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電子商務課程將電子商務與英語相結合,旨在培養“綜合素質+英語+電子商務理論知識+技能”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提高綜合素質,除了提高人文素養之外,還要幫助學生認清當前國內國際形勢,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樹立文化自信; 培育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 培養基本的法治意識,遵紀守法,保護知識產權; 樹立良好的擇業觀念,成功擇業、創業和創新。
二、“一帶一路”倡議與電子商務
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世界經濟面臨轉型升級關鍵階段的背景下,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倡議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 同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倡議。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和支付清算系統的不斷升級以及物聯網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傳統商貿活動逐漸被電子商務所取代,交易品種也由輕工業、能源、農副產品等傳統行業進一步拓展到醫藥、健康、小家電等各方面。 電子商務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增長迅速,有力地推動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穩定外貿增長、增加了外匯收入和解決了一大批人大的就業問題。 據中國電子商務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統計,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32.55萬億; 該行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50萬人,由電子商務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30000萬人。
隨著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員數量急劇增長,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育改革也迫在眉睫,思政教育的的核心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育內容改革
(一)愛國主義教育
在“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是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主要受眾,他們在思想上更易接受新鮮事物,善于應用各種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和生活。 他們雖然思想活躍,政治思想認識卻不夠成熟,不能充分認識國家政策的改進與實施。 此外,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缺乏對信息真偽的鑒別能力,容易受到蠱惑。 因此,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是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電子商務概論》教程(董志亮主編)為例,第一章《電子商務的分類與發展》主要介紹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定義、功能、分類以及發展現狀與趨勢。 在本部分,可從宏觀層面引導學生了解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現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巨大潛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以來,“絲路電商”不斷發展,并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亮點。 據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約占全球的63%,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約占全球29%。 商務部目前已與越南、新西蘭、巴西、意大利等18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 2017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發布報告《中國的數字經濟:全球領先力量》指出,中國目前已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占全球電子商務交易市場總額的40%以上。 2019年CCTV自制的紀錄片《輝煌中國》當中,使用了整整一集的篇幅來描述中國的移動支付、無人售貨、快遞行業、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與電子商務相關的領域和內容。
本部分可通過PPT數據和圖表呈并輔助以紀錄片播放《輝煌中國》,展現中國電子商務從初步發展至今20多年發展歷程中,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展現了強大綜合實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績,從而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充滿信心。
(二)培養創新創業精神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構想。 從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電子商務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事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提供了實現財富、增值的良機,也提供了實現人生理想、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
第六章《網絡創業》正是創新創業精神教育的切入點。 在教學過程中,可依據教材內容系統闡述創新創業的內涵,創業者素質、能力與知識要求以及網絡創意的開發的理論知識。 創意是創新創業的前提,其特征包括:具有市場價值,能在一定時期內產生利潤; 具有現實可行性,能付諸實踐; 最重要的,創業應具有新意,有創新,能抓住市場空間。 創業者基本素質包括心里素質、身體素質和知識素質。 創業者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分析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公關能力,網絡創業者必備的知識包括網絡技術知識、法律知識和財務知識。
本課程第四章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運營》,專門分析了電子商務網站規劃、建設、運營以及評估。 教學中可依據本章內容指導學生進行網站規劃書制作,制定網站軟硬件設施清單和人才計劃,作為創新創業的實踐指導課程,鼓勵學生提出新點子,為未來創新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三)塑造敬業、誠信、友善的企業價值觀
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于職守,奉公守法,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無私奉獻; 誠信即誠實守信,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 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形成睦鄰友好的和諧局面。
第六章第三節《網絡創業管理》指出人才機制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企業往往通過價值觀察和才智面試兩方面來甄別人才。 價值觀察從四個方面對候選人進行考察:行為細節、價值觀念、品德素養和領導才能。 才智面試旨在發現人才本身的內在氣質是否契合新創企業的現狀與文化。 本節理論學習之外,引入視頻學習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敬業、誠信和友善價值觀。 馬東昌等勞模幾十年如一日,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事跡; 湖北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給農民工結清工錢的誠信之舉,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只有從“我”做起,愛崗敬業,誠信經營,友善待人,才能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人與人之間才會更加和諧,社會文明才能更進一步。
(四)培養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 首先,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好經濟責任,實現盈利,保證是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其次,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好法律責任,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法和勞動保護法,共建法治社會。 第三,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好倫理責任,加速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降低污染,增大吸納就業的能力,為環境保護和社會安定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企業應該承擔并履行慈善責任,發揮資本優勢,捐贈回報社會,支援社區和國家建設。
(五)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其重要性體現在兩方面:從國家和社會層面看,深入普法能穩定政治形勢、經濟形勢和社會治安; 從個人層面看,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律來教育年輕大學生,使他們懂得社會主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從而養成自覺遵守法律和維護法治的行為習慣。 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涉及最多法律問題的是點擊合同的效力問題,隱私泄露和侵犯知識產權問題。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網絡欺詐,黑客攻擊,身份盜用等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導致大量網民個人信息泄露與財產損失不斷增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就是順應互聯網大背景,打擊和懲處個人信息買賣與盜用,切實保障網絡安全。
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互聯網擁有數以億計的產品信息,如果沒有有效手段發現高危侵權產品,無法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放心的購物環境。 電商從人員要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掌握相關法律。 最新修改的《電子商務法》在整治電商知識產權侵權上力度是很大的,如將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拓展到了所有知識產權的保護,落實了通知-刪除規則、反通知規則、惡意投訴雙賠償規則等。 此外,還增加了平臺處理知識產權的責任,可處以最高200萬的罰款。 此外,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還有《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四、結語
課程思政意味著教育結構的變化,即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 電子商務課程思政要求教師要在電子商務課程教授過程中探索實質性介入學生個人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方式,有意識地回應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和“一帶一路”發展的浪潮中,把握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推動中國貿易轉型,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與融合。
參考文獻:
[1]麥肯錫研究院.中國的數字經濟:全球領先力量[EB/OL].[2017-8-23].
[2]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8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N].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9-6-5.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4]張玲娜,等.增強“課程思政”實效的三個維度[N].中國教育報.2020-06-18.
[5]周司群.高校電商專業思政教育的設計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9(11).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文理學院2019年電子商務課程思政專項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ZZX1918)。
作者簡介:徐小球(1980-),女,湖南桃源人,博士在讀,研究方向:商務英語、教育學; 郭小艷,女,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商務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