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9月19日 所屬分類:教育論文 點擊次數:
摘要:在新時代語境下,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與關注,對優秀的外語人才發展提出嚴格的要求。尤其在外語教師專業領域,唯有結合社會實際、具備先進教學理論的外語教師才能有效推進外語人才培養的進程。然而在專業構建過程中依舊存在較為突
摘要:在新時代語境下,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與關注,對優秀的外語人才發展提出嚴格的要求。尤其在外語教師專業領域,唯有結合社會實際、具備先進教學理論的外語教師才能有效推進外語人才培養的進程。然而在專業構建過程中依舊存在較為突出的問題,亟待得到解決。本文結合外語教師專業的內涵及政策,探析外語專業的發展環境現狀,提出相關優化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外語教師;高校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教育領域、商業領域、旅游領域、外貿領域不斷迎來嶄新的機遇。因此對涉外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并促使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生著不斷的轉變,從外語教師專業的大量需求發展為需求飽和,再由需求飽和轉變為應用型人才教育目標的轉變,外語教師專業逐漸由隱性發展上升為線性發展,而在一帶一路語境下,英語教師專業必須滿足一帶一路倡議下應用型人才發展與培養的需求。
一、英語教師專業的內涵與政策
針對“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的概念,學術界并無統一和精準的界定,其屬性與內涵較為寬廣,主要包括內隱理論、教學信念、實踐知識、個人知識等。具備內容特定性、教學情境性、理念個人性等特征。據《英語教育指南》的指導意見,增強外語教師能力和技能,既需要院系、高校以及主管部門的政策保障,又需要外語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有效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
職業生涯的指導與規劃、完善和建立培訓機制、提升師資隊伍構建力度,加強科學的在職培訓等內容,都是我國各大高校的職責。尤其在外語教師專業領域,高校應深化辦學使命,緊跟時代號召,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英語教師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中。此外,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標準”也在補充師資隊伍構建的內容,則是以往難以涉及的。可以說“教學質量標準”是從英語教師專業的教師發展、教師素質以及師資結構三個層面出發,并對教師的培養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與指導意見。
二、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方式與現狀
1.教師自主進修
教師個體的自我意識通常取決與高校的重視程度,部分教師除在自身學歷上有自主提升的行為,普遍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系統和主動地提高專業技能的機會與意識較為不足。其根本原因是教師缺乏充足的職業認同意識。
外語教師往往認為只有完成教學任務,便能夠成為稱職的教師,從而忽略對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技能的提升。此外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比較悲觀,極易促使教師缺乏對相關專業的認同感,進而失去專業能力提升的驅動力。現階段,我國各類教師專業論壇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2.國內外的研修
國內外研修是高校外語教師享有的發展資源,高校、教育廳以及教育部每年都會推出形式多樣的境內境外進修機會,為教師破解資金不足問題,尤其為外語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與西方指明院校先進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教學思維接觸的機會,能夠有效提高外語教師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
然而由于此類進修的任務規定較為模糊,教師通常在進修的過程中,忽略研修的基本任務,即汲取國內外知名高校的人才培養策略、課程設置方法、外語教學模式以及專業發展策略等。因而,外語教師在研究中,并沒有實現自我提升的目標,更沒有將境外先進的教學理論帶回國內,以此提升整個專業的發展能力。
3.網絡進修渠道
互聯網研修是高校教師結合信息時代發展特征,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專業技能的目標。在實際進修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零散時間,在線接受指明院校的培訓,從而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然而由于外語教師對專業認同度有限,互聯網培訓形式單一、內容有限,不能有效適應外語教師發展的需求。造成互聯網培訓成為形式,教師只需要按時、按量地觀看視屏,便可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難以真正實現提升教師專業技能的目的。
簡而言之,我國外語教師自我意識薄弱,缺乏充足的主觀能動性,部分外語教師專業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視,相關的人力、財力投入有限,專業發展目標也受到制約,難以針對當下“一帶一路”發展需求,進行科學的構建工作,最終致使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相關策略以及方法淪為形式,缺乏針對性。
三、優化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
1.增強教學研究與實踐互補性
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通常出于感性層面,對實踐效果沒有進行例行和精確的分析和總結,而教學研究能夠有效為教師實踐提供良好的效果評價和反思機會。而為破除教師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中存在的無用論理念,教師應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語言素養培養進行量化處理,以此提升外語教師對教學效果的分析與總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研究效果。譬如,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研討“外語教學的輿論模式”(即通過互聯網數據信息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中,可進行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外語教學效果,更能滿足教師科研教學的實踐需求,實現教師專業全面發展的目標。
2.提升教師職業滿意度與認同感
高校外語教師的崗位認同感通常由組織因素和個體因素決定的,而通過強化組織行為的方式,能夠有效促成教師崗位認同感的提升。高校可積極要求國內知名專家或教師對外語教師進行培訓,激發和調動教師自身發展的驅動力,提升教師對專業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認同感。與此同時,高校也可利用考核機制和獎勵機制,引導外語教師自主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興趣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契機,是發揮教師能動性的有效手段,只有促使教師對自身的專業形成認同感,方能促進外語教師專業的有效發展,是教師獲取全面發展的動機與動力。
3.規范外語教師研修評價的體系
高校教師自我進修的方式有多種,比較有成效的形式主要是網絡培訓與境外研修兩種。然而由于缺乏客觀合理的評價機制,導致外語教師在進修中無法獲取有效的資源,更難以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因而高校應結合教師實際情況,研修流程,構建全面的評價體系。
首先,建立考核制度,鼓勵教師在進修過程中進行教學研究活動,并對研修期間所獲取的教學理論與知識進行總結,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呈現給高校,并以此參與到教師綜合評價體系中。其次,過程考核,教師進修后需要返回相關專業從事教學活動,高校可通過教師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論的應用情況、專業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以此間接地促使外語教師提升對網絡培訓與境外研修的意識,達到增強教師專業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迅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弊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然而依舊存在諸多的弊端。對此,高校應結合教師進修機制、進修理念以及心理動態,構建出科學合理的專業發展機制,以此,滿足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娟梅,胡珣,朱雪.“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留學生教育發展策略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3).
[2]張潔.“一帶一路”背景下內蒙古外語人才的需求變化及培養建議[J].前沿,2017(10).
[3]王媛媛.“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外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8(2).
相關論文范文閱讀:外語教師教學論文新課改背景下改革初中英語教學的關鍵點
摘 要:在新課改步入課堂之際,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也發生著巨大的改進。《新課標》要求教師徹底改變教育觀念,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師生關系也由“師者至上”變為平等的朋友關系,倡導生生合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主動發揮。
關鍵詞:外語教師教學論文,初中英語,新課改,情感教育,學生為主